01.
最近的一则新闻,让很多人心碎。
8月22日,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孩小曾准备从小区25楼跳楼自杀,家人已经报警,消防员在楼下铺救生充气垫然而,垫子还未铺好,小曾便一跃而下。
父亲在楼下冒死徒手接女儿被砸伤,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身亡。
最新的官方通报如下:
事发后,网友们纷纷被父亲无私的、出自本能的爱所动容。
试问,这世上除了爸妈,还有谁会为了孩子,这样决绝地牺牲?
热评一条“这是爸爸给她最后的保护了”惹人泪目……
事发后女生母亲接受采访道出女儿自杀原委,称女儿患有抑郁症。
小曾母亲告诉记者:
“查出孩子有病(抑郁症)后,孩子主动提出想学钢琴,这才报的班,还买了钢琴。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小曾胳膊上发现划割的伤痕,但怎么问孩子也不说。”
小曾的哥哥说:“曾经说过‘不想活’,也不愿意与家里长辈沟通。”
02.
抑郁症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不要以为抑郁症只有成年人才会得,如今,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人数正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不少孩子甚至因为抑郁症自杀:
年12月25号,山东省潍坊市10岁女孩点星(化名),因重度抑郁辍学在家,吞75片降压药自杀未遂;
年11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13岁女孩乐乐(化名),因患抑郁症,吞96粒晕车药和16粒头孢自杀身亡;
年6月13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3岁女孩,因患抑郁症,跳楼身亡;
年,18岁天才少年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杀身亡。
中国有1亿多的抑郁症患者,患病率为6.1%,在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为34.57%,比成年人的发病率都要高,而且抑郁症自杀风险高。
起点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特意去扒了一篇关于青少年抑郁的专项论文,文中的数据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这才发现,青少年抑郁的真实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目前青少年抑郁的情况,包括其流行、变化以及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关系。其调查结果数据显示:
我国青少年抑郁患病群体数量大。年中国健康委表示,有接近3千万的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7岁)有抑郁情况。
同时,我国青少年抑郁患病比例高。
年中国香港1万名初中生中,大约有57%的学生有抑郁情况。中国大陆25个地区名10-25岁青少年抑郁比例为20.3%。也就是说大约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
年,美国12-17岁的孩子中8.7%有抑郁症状,年该比例上升到了11.3%;德国年在名12-17岁的青少年抽样中,抑郁比例在8.2%。
也就是说,我国青少年抑郁患病比例比西方国家高了2-3倍。
著名影星李连杰的小女儿Jade,也曾在社交平台发文透露,自己曾有一段长时间的抑郁及焦虑,由于近日的隔离,抑郁症再度复发。
所幸的是,自己身边有专业人士的帮助,病情已经得到有效缓解。Jade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多留意自己身边的人。
看得出来,抑郁问题不是个案,而已经发展为一种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03.
抑郁症的病因
儿童抑郁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关于抑郁的病因,目前为止都没有很准确的说法,研究者大致将孩子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分为这四类:
第一、抑郁基因。如果家族内有人患有抑郁症,孩子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而且遗传因素的影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孩比男孩抑郁更易受遗传影响。
第二、神经物质失衡。当孩子脑中一类神经传导素的物质分泌不足,孩子便会产生抑郁情绪。
第三、外界压力。当外界压力超出儿童承受能力的时候,他患抑郁症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第四、重大创伤。孩子不良的童年经历,与父母分离或者丧失亲人等,都是常见引起抑郁症环境风险因素。
以上四点只是专家目前研究出来的,关于儿童患上抑郁症的四大主要风险因素。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不能够用这四点一概而论,具体的病因需要医生诊断后才能确定。
04.
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