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今年65岁的鲁女士退休以前是一名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刚退休的时候,刚好赶上自己的孙女出生,于是鲁女士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儿媳和带孙女的重担。几年下来,孙女上了幼儿园,儿子儿媳也带着孙女儿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小家庭,鲁女士的心里就突然空了。渐渐地出现失眠、吃不下饭、情绪低落、不愿意出门、浑身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多次,一切指标都正常。医生建议鲁女士到精神科做检查,最后的结果是“抑郁症”。鲁女士和家人都接受不了:抑郁症?怎么可能?
抑郁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老年人防治抑郁症
应该注意哪些?
长期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会有后遗症?
万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怎么办?
“健康长寿36计”请听:
本期嘉宾
张
盛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精神科副主任,主治医师,武汉市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专家,武汉市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以及老年心理健康疾病的诊治。
本期视频
老年人防治抑郁症有新招儿
抑郁症
早发现早治疗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的不断转换都是正常现象。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老年朋友总觉得自己绝对不会患上抑郁症。张盛医生在平时的接诊过程中发现,许多被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刚开始都会认为是“医生诊断错了”。其实,这就是对于抑郁症缺乏了解所致。所以,防治抑郁症的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抑郁症
怎么早发现?
一般情况下,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悲观、焦虑情绪,并伴有下述9项症状中的任何4项以上者,都可能是老年抑郁症,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出现了以上症状,就需要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医院进行确诊,接受规范治疗。现在临床上有关抑郁症的诊断其实有了很多手段,包括医生的问诊、量表的填写和综合评估等等。无论是何种阶段的抑郁症,都有了效果不错的治疗手段。患者及其亲属要有坚持治疗的决心和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治疗,不能轻言放弃,不能仅仅“跟着感觉走”,更不能把医嘱当做“耳旁风”,自欺欺人、延误病情。
抑郁症
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现在有关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多,价格也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并非价格越高的药物疗效就越好,还是要按照医生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对症施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抑郁症重视程度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飞速提升,目前所有在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大多是安全的、有效的。患者只需要谨遵医嘱、配合治疗就可以了,大可不必讳疾忌医、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更没有产生依赖性一说,那种“一旦患上抑郁症就必须终身服药”的观念是错误的。
2.物理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评估之后,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或者单独使用物理疗法,效果也很不错。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经颅磁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等物理治疗的手段。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抑郁症患者患的是“心病”,有的不需要药物或者物理治疗,只需要定期跟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可以缓解症状、解除“心头之患”。
最后我想说,抑郁症就跟感冒、发烧、胃病等病症一样普通,很多人谈精神疾病“色变”,其实大可不必。患者及其亲属也没必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甚至觉得丢人。
以前,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有一些歧视或者误解,要么轻描淡写、要么不以为然、要么认为患者矫情,甚至嘲弄、奚落。所有这些都会让许多抑郁症患者不敢公开、不愿意承认、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近几年,随着精神疾病被越来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