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25518.html作者简介
欧阳争超,医院精神科主任,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出诊专家。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出诊专家。参与《全科医学》等神经专业论著编写,在最权威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治疗杂志》发表《物质滥用障碍共患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等多篇专业论文。擅长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
抑郁者其实有一种功能不良的思维模式(或者说,一种认知障碍)。这种思维模式不进行重建,那么无法彻底走出抑郁症,总会觉得自己在泥沼中挣扎,怎么也无法走出来。自我否定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郁者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与此相反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特别“宽容”。他们下意识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滋长,尽管他们不喜欢负面情绪。假如他中了一百万,本该高兴,此时他却会否定这件值得高兴的事。他会想中了奖又有什么用,奖金买不到快乐,又买不到幸福。在同学聚会时,他会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在恋爱时,他会想,快乐易逝。爱情本来就像烟火般,虽绚烂但易逝。那样奋不顾身,不太可笑么。他会下意识否定掉自己的积极情绪,反而对消极情绪很宽松。而当他想走出这种状态时,又会下意识否定自己的积极努力和行为。比如说:如果把人体的大脑看做一个精密的系统,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抑郁者来说,都是负反馈;而当抑郁者努力挣扎时,他得到的是环境和他自己营造出来的挫败感,而他不努力,则饱受抑郁的痛苦。于是他自己一直在一种恶性循环当中挣扎。换句话说,无论他们怎样,负面情绪总会日益增强。于是他们大脑终究会在负反馈中彻底崩溃。归因方式这里就要引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心理学观点。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擅长归因。什么叫做归因呢?就是找原因。有一句熟语叫做: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擅长归因。也就是为一件事的成败找理由。当一个人失败了,他把原因归咎为环境,认为是环境的错;当他成功时,他把原因归为自己,认为是自己牛逼。那么他会逐渐获得习得性乐观。当一个人成功了,他把原因归咎为环境,认为是环境的因素;当他失败时,他把原因归为自己,认为是自己不行。那么他会逐渐获得习得性无助。抑郁者一般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中的第二种。他们经常是零成就感。做成功了一件事,他们会归因为环境,或者会努力压制自己的喜悦,告诉自己不该骄傲。(虽然自谦是美德,但谦虚利于人际关系,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适当自恋有益身心健康。)而一件事失败了,他们会拼命指责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都是自己没用。哪怕事情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于是呢,抑郁者逐渐会充满挫败感和无助感。感觉自己在泥沼中越陷越深,无力挣扎。所以,不恰当的归因也是抑郁症加重的一种因素之一。当你想指责自己,想清楚真的是你的错吗?抑郁者习惯无论是不是自己的错都归咎为自己。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模式遇见问题不去归因。当他们失败了,他们反而会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挑战,失败了说明自己还有进步空间,至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们能从失败当中获得成就感。就像《论语》当中的子路,闻过则喜。听闻别人说自己的过错,他反而会喜悦,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么?而普通人听闻自己的过错,要么归咎为环境,要么自责,这都不利于成长。人是在成就感当中得以成长,而不是在挫败感当中。倘若一个人一直处于强烈的挫败感当中,他的能力会逐渐萎缩,当他对失败的恐惧大于对成功的期望时,他便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当中去。所以,抑郁者的思维模式,和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差别在哪?抑郁症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几乎是零成就感,他们总会下意识培养自己的挫败感,而忽视、或者压抑自己的成就感。而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们都能从中获取成就感。当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遇见问题时,他们会努力去解决,因为他们会想,如果成功了,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值得高兴,而当自己失败了,自己至少知道了自己为何会失败,那么自己以后就能避免再次失败,同样值得高兴。因此,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反馈当中不断得以成长。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扭转思维模式当自己做了积极的行为,有积极的想法时,无论结果如何,效果怎样,都要夸奖赞扬,甚至奖励自己,因为至少自己在做积极的事啊。怎么奖励呢?可以是对自己的言语夸奖,比如赞扬自己真棒。也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一顿大餐,一个好觉,甚至可以是一个棒棒糖。发掘成就感,消除挫败感。记住:人是在成就感当中得以前行的,而不是在挫败感当中。当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要努力从中寻找积极的意义。比如被别人骂了,告诉自己真棒,连坏事都能挺过去,而没有情绪失控,这难道不值得开心吗?要无条件相信自己在变好,相信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进步。无论好事还是坏事,无论努力还是颓废,抑郁心态总会让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