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于65岁的人就属于生理上的老年人了。老年人其实是抑郁和焦虑症发病的高危人群,因为绝大多数老年人已经退出了社会的主流(当然像美国的特朗普之类的老年人除外),被
老年人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药前详细采集病史和做体检:特别留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考虑是否有使用该药的绝对或相对禁忌证。治疗过程中定期对身体进行复查。
2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证:在处方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抑郁或者焦虑等疾病诊断,有明确的治疗适应症,再对症下药。假如该药是病人以往用过的,要结合病人当前的情况考虑其疗效和耐受性。
3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和服多种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中药和酒类)。治疗者应熟识其他药物与精神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已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做相应调整,尽量停用一些不必要的药物。即药物以少而精为原则。
4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的,抗胆碱能作用弱及对心血管影响小的药物半衰期短,在体内停留时间短,对躯体影响相对较小,抗胆碱能作用弱的药物,导致相关副反应也会小很多,比如口感,便秘,等副反应。亦避免合用多种精神药物。
5开始使用小剂量,尽可能使药物的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增加剂量应缓慢,根据病人耐受情况每5-7天增加1次,甚至7-14天增加1次剂量。老年人对精神药物的耐受性低,剂量一般为年轻人的一半或者更低。个别病人可能需要大剂量,有条件时要检测其血药浓度以帮助调整剂量。
6与年轻人相比,很多精神药物在老年人体内有较长的半衰期服用固定剂量时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治疗血药浓度,因此疗效可能出现缓慢。对一种能耐受的药物应试用较长的时间,不可过早断定该药无效。
总之,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特殊性,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完)
(欢迎留言转发)
推荐阅读链接:
提高抑郁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能够帮助康复,减少复发
抗抑郁药物如何服用,何时减量或者停药?
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建议
新型抗抑郁药的常见副反应有哪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
春天睡不好,睡前热水泡泡脚
精神心理疾病就诊建议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
申酉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