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和双相情感发病的真实原因,思想上的美食家(存在主义总结)
文/心似海蓝蓝
.10.28
从克尔凯郭尔,经过尼采,马塞尔,萨特与加缪,再到雅思贝尔斯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七位哲学家的思想就都介绍完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从个人的存在状况入手,探讨人与人生之谜,充分肯定了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基本立场也高度一致,鼓励我们在生命过程里,勇敢地选择“成为你自己”,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找到活着的生命意义。同时,这七位大师还各具特色,充满了个性,令人拍案叫绝呀!
各具特色的七剑下天山
克尔凯郭尔的切入点是人的焦虑,根本性焦虑就是要不要选择成为你自己?这种焦虑伴随一生,会导致人的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不愿意有自我、不能够有自我”,绝望是致死之疾,所以要强调主体真理,提出人生的三阶段“感官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人活着要勇敢地向上跳远,成为你自己。
尼采的出发点是“上帝死了”,人在一个木有上帝的世界里,要如何存在?如何生活呢?进而,他提出了“权力意志”与“强者道德”,归结于他的“超人哲学”,人应该成为走过去的人,成为大地上的超人战士,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提出了人在精神上的三种状态:骆驼精神、狮子精神和婴儿精神,超人的精神就是婴儿,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
马塞尔的希望哲学,提出了“人类第二反省”,解决了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人类第一反省“我思故我在”造成的身心分离,恢复了身体主体性,引申出“主体际性”,人是活在与存在本身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中。进一步提出,人是“奥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奥秘就是“临在”,需要建立“我与你的临在关系”,才能将你这个“奥秘”充分展现出来,而永不退转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是我与存在本身的连接。活出你个人的生命意义,要经过三步走:投身、许诺、信赖,由此就会产生无限的希望与热情了。
萨特的思想偏向悲观,指出人的存在状况“人是虚无借以来到真实世界的管道,除了人所创造的他自己,人什么也不是”,因而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由表现为绝对否定,可以对一切说“不”。通过自由选择,人会赋予他的任何处境以意义或无意义。虚无的来源,是人的意识具有虚无化的功能,除了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