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肤。据美国皮肤病学会会议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更大。
研究人员分析了全国健康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约16.5%的银屑病患者符合抑郁症的标准。
校正了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身体指数,体力活动,烟酒以及其他的疾病情况)后通过计算,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人相比,银屑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要高2倍。
为什么银屑病患者更易抑郁?
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由胚胎发育而成,它分成三层,外胚层、中胚层以及内胚层。神经细胞和表皮细胞共同起源于外胚层。
首先
银屑病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神经元应激,加上长期存在的炎性介质,比如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前炎性细胞活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是引起相关脑区损伤的原因。这些介质已经被证实在阿尔茨海默病及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一些研究证实两者存在一些共同的遗传背景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多态性被证明与两种疾病密切相关,所以遗传因素可能也是机制之一。
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能也参与其中,BDNF在神经可塑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及增强突触强度。
有研究发现BDNF与压力、应激相关,长期的心身压力可以导致BDNF水平的下降。
Brunoni等发现银屑病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存在下降,我们推测银屑病患者长期承受着心身压力可能引起BDNF的下降从而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正确认识,积极预防
正确认知银屑病,银屑病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态,适当解压,劳逸结合,培养兴趣爱好,找朋友倾诉衷肠,运动、郊游等自我释放压力。
改善以往的错误行为方式,提高对银屑病的防治,消除不健康行为,认知到以往的不足,纠正了错误的观念,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接受正确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盲目求医的行为,定期随访。
医生简介
臧亚丽,从事银屑病研究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皮肤病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银屑病临床科研工作经验,对于各种类型银屑病的辨证施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较深的认识,为众多久治不愈、愈后复发的银屑病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擅长治疗复发性银屑病、顽固性银屑病的临床诊治技术,治疗技术全面,临床疗效显着,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等特点。
戳“阅读原文”申请银屑病检测援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