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性抑郁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抑郁症不是个人的病而是社会文化的病,却只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复发扩散 https://m-mip.39.net/nk/mip_6185592.html

关于抑郁症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了抗击抑郁的工作进展缓慢甚至误入歧途。

误区一:只看到了抑郁看不到焦虑

年2月,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公布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本次调医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全国43医院及高等院校共同完成。

从上述调查可见,焦虑要比抑郁普遍。从临床诊断的角度看,焦虑是抑郁的常见伴随症状。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三低,情绪低落、思维活跃度降低、意志活动减退,同时,抑郁症患者常常失眠、终日忧虑。而失眠、忧虑常与焦虑相伴随。焦虑是抑郁的常见诱因。抑郁的流行来自于焦虑的流行。焦虑的流行来自于商业文化制造出来的完美主义假象。

当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为了推销商品,市场会自动进入制造焦虑的模式。消除焦虑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取行动,一种是抑郁。行动很好,不管做些什么,都能够缓解焦虑。可是,那些销售致富课程、成功学的人会写文章告诉你,瞎忙、穷忙没有用!怎么办?努力很久还是没办法财富自由,反而相对来说越来越穷了,非常无助,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了,——长期这样,人怎么会不抑郁呢?

现代社会,让人焦虑的事情太多了。感到疲倦,焦虑;觉得自己比别人表现差,非常焦虑;感觉人生没有什么意义,特别焦虑;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一直焦虑;不断攀比,不断筹划未来,永不满足永不知足,永远活在焦虑当中。这其实是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文化的问题。

误区二:开启对心灵鸡汤的群嘲模式

这个误区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混淆双相抑郁症(躁郁症)和单相抑郁症,一个是对非药物的认知疗法冷嘲热讽。双相抑郁症(躁郁症)的遗传度非常高,没有药物治疗是没办法治好的。单相抑郁症则并非如此。单相抑郁症的数量是双相抑郁症(躁郁症)的10-20倍,疗效最好且不易复发的方式就是认知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

心理学诞生之前数千年人类就已经对人的心理有了很多洞见,这些世俗化的教导虽然不够精确,却都包含了人生的至理。这些教导通常被称为心灵鸡汤。治疗单相抑郁症的很多方法听起来和心灵鸡汤没什么区别。这一点也不奇怪。心灵是相通的,美好总有相似之处。

对心灵鸡汤的鄙视、嘲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所有人都迫于压力想要和心灵鸡汤划清界限。是的,所有人。

然而,说句公道话,宣扬爱、接纳、包容、宽恕、享受生活的心灵鸡汤没有犯错!如果非要说心灵鸡汤犯了错,只能这样定罪:心灵鸡汤鼓励我们无视现实的残酷,鼓励我们自我陶醉,鼓励我们接受现实不求上进。这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是的,心灵鸡汤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心灵鸡汤能够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创造条件。解决现实问题的第一步是接受现实,第二步是接纳自己,然后才是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况下总想着把问题给解决了,本末倒置不说,必然徒劳无功。

在此我特别要提醒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与人类心灵有关的从业者,一定要勇敢地同那些嘲讽心灵鸡汤的现象作斗争!不要这样说:我这不是鸡汤,我这是科学。科学就能解决人的心灵问题了吗?不能的。经过科学验证的事实和方法并不能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人的观念的只能是那些普遍流行的观念。心灵的问题只要心灵有所感悟就够了,没必要求诸于外。

误区三:过于强调抑郁症患者的脆弱

抑郁的时候当然很痛苦。然而,谁没有痛苦过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没有人是和别人完全不同的。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的误区是过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