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每一处生动鲜活,也记录偶尔的出脱。
这是渺言渺语的第9篇文章。
今天,我决定把我自己亲历的患焦虑症伴抑郁症的经历,说出来给那些我关心的正在受折磨的人听,我希望,这个历程和里面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到他/她们,如果你身边有疑似病例,建议你转给他/她们看看。
首先说明一下:
我好了吗?焦虑是不会彻底被治愈的、也就是不会彻底好的。但是,如今的我,已经可以明确的识别到仍会偶发的焦虑情绪,并且主动调节。而且,已经可以非常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焦虑,和抑郁。
我认为,这种不会影响到生活的状态,就是可以被认为成焦虑症已经好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可以大方的讲出这段经历……
阶段一:
恐惧来袭,我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
六年以前,在我刚刚生完小孩大概几个月之后的一天下午,一股莫名的心慌袭击了我,我瞬间躺在沙发上一阵心跳+眩晕,过了大概几分钟之后缓了过来。之后,我担心极了,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会在下午至傍晚期间莫名的突发心慌。
我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去医院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查不出异常。为了捕捉这已经发展到一天几次的心慌,我在心内科医生建议之下背上了动态心电图,24连续监测之后,医院,医生给我的结论是“偶发早搏”。接受了这个病症的我,就开始了吃“稳心颗粒”、倍他乐克等药物来抑制早搏的治疗之旅。
带着这个一直需要治疗的病症,我开始回单位上班、带孩子、偶尔也出差。在这接下来的4年多时间里,我间断式的吃了无数盒稳心颗粒,之后在中医各种调理下,又间断的吃了无数的中药,中医按照肝郁和气血虚来治疗我,认为这些是心慌的原因。然而,这一切的治疗并没有给我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在阶段性不吃药的日子里,我仍然会偶发早搏,严重时会随时随地不知道在哪,就会顷刻间因为急性心慌而晕倒。无异常时,我也会忘记病症,以为自己是个正常人,但是当早搏现象发生时,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人就会很消沉。
我的身心均跌到了谷底,我以为我的一生就这样了……没有什么可以激起我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对病症和莫名的随时都会发作的心脏早搏才是我的一生相伴……整个家庭也被我的消极情绪和坏脾气折腾得鸡飞狗跳、乱七八糟。
这个过程真的很久,大概历时有四年半之久,想想,一个人虽然不是在最美的二十几岁的年华,却也就刚刚过了30,就被这种身心长期折磨,现在都不愿意回想那个时候是怎么过来的。只知道那个时候,各种担心、恐惧、各种脾气、压抑、失眠、掉发等等症状,又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也无济于事。家人以为你性格有问题、矛盾频出,他们很难理解你的感受;工作单位和同事也以为你性格有问题,虽然不至于太多矛盾,但肯定影响同事关系和职业发展。
然后,在周遭这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和困境之外,最难受的莫过于自己心灵和身体上的折磨,心里总是担惊受怕,就怕什么时候在哪里,心慌晕倒而不再醒来,小孩那么小怎么办?父母怎么办?各种怎么办?随时身上带着稳心颗粒、倍他乐克、以及速效救心丸……那段时间,真的,连保险都买了两份,就怕意外会随时发生……
没有人真正理解你,因为在寻求理解这条路上只会各种绝望,想清楚了,你也就不必去寻求理解了。别人不是你,所以无法真正感受你的感受,所以不会有人真正理解你。换个角度,也没有人有义务去理解你,即便身边最爱你的人,也就是只能站在他/她的角度来爱你,有这样的人已经很幸福了。
我们没有资格不付出爱的同时,去单方面奢求被理解。但对于焦虑症伴抑郁症患者而言,付出爱?是个特定状态下的能力问题。
阶段二:
焦虑是一种情绪,焦虑症其实是一种病。
得去治!
直到有一次,我出差在宾馆里没事刷手机,上知乎,忽然间看到一篇关于焦虑症的文章,我被深深的吸引了进去,这里面描述的“惊恐发作”怎么和我的“心脏早搏”一模一样?然后我开始读这篇文章里面推荐的一本叫做《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的2本书。通过阅读这两本书(尤其是病例分析卷,是读到让我泪流满面的),并联想起有一次冬天我浑身疼查不出原因,医生把我转到精神内科而精神内科给我开了一个安眠药让我好好睡觉,一瞬间,我把所有的经历串起来之后,我惊讶的发现,天呐,原来我这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心脏病,而很有可能就是焦虑症。
在我已经坐立不安无法自控、对声音极度敏感的最为严重的时候,我按照书里面写的建议,医院挂了神经内科的号,之后医生将我诊断为焦虑症伴抑郁症(还挺严重的)。给我一堆嘱咐并且开了三种药。我印象中有什么治疗抑郁的乐友、还有一些舒缓紧张的药物以及辅助放松及睡眠的药物。
我回家后,按照医生的药方开始吃药,果然很有效果,由于焦虑症引起的长期紧张的神经被舒缓下来,长期失眠的状态也得到改善,整个人处于一种很懵懵的神经被抑制的状态,但是我得到了一种不用心慌的快乐。果然,之前的“偶发早搏”现象完全不见了。大概3-4个月之后,我整个人好了起来,但是体重却增加了13斤左右,医院复查,医生让我继续吃药,我问什么时候可以停药,医生的意思是有些药要长期吃。我问医生为什么体重增加,医生告诉我这药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因人而异的长胖。我自己上网查发现这个体重会不断增加而且不会因停药而停止。我勒个去……
我毅然的自己断了药,转为采用褪黑素来调整睡眠,因为放松和休息是缓解神经紧张的一个极佳的方式,而其他的方面,由于我已经服用了接近4个月的药物,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暗示来积极处理。其实焦虑的本质是担心、害怕、恐惧,当我弄清楚焦虑的原因之后,我开始去健身房、开始给自己找各种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直到现在……
写这篇文章,我想让一些人知道关于焦虑感和焦虑症。因为,焦虑,现在似乎已经成了流行的字眼,然而焦虑情绪是一回事,真正得了焦虑症则是另一回事。就像奇葩说里面有一期说的,得了恐惧症当然要喝药、神经病必须去治,而只是感觉恐惧却是一种情绪或心理表现。是的,这里面的界线就是是否已经成为病症。是否已经超出了你主观意愿上能够调节的程度?如果,这些担心焦虑或者抑郁的神经回路,真的到了神经性定式的程度,那就是病,这已不只是心理问题,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像是感冒等其他病症一样的生理上的病症。需要去采取医疗救治手段,医院看神经内科或者心理科的医生,是焦虑症治疗的最佳最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焦虑?
至于为什么焦虑?原因有很多种。每个人都有各自焦虑的原因,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普遍性的焦虑一定程度是社会造成的,《身份的焦虑》、《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些书里面关于社会性的原因解释的都已经比较透彻。在阶级流动性非常小的社会环境里,身份高的人不担心自己会跌入谷底,身份低的人也不会奢求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各阶层都安于现状。然而,如今的社会进步了,崇尚精英、以及消费文化的兴起,主流价值观就变成了认为机会均等,鼓励致富,鄙视穷人。因此,贫困等同于身份低下,穷人会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双重评判,也就加深了身份的焦虑。当大家都认为努力奋斗是可以“成功”的,人们就会焦虑。所以,焦虑,一定程度上是普遍的社会原因,是社会不同阶层间的通道,以及因为这个通道所产生的鄙夷及背后的多重diss的涵义。
有时候,我们不禁反问,为什么社会越进步,人们越忙碌?难道不是应该更轻松吗?为什么要加班、要、要这么“努力”??其实,拼命干这干那的,部分人是为了“成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眼里的价值;同时,还有很多人是想逃离内心的恐惧,用这种“奔跑”“努力”“奋斗”来逃离恐惧;还有些人,在努力、在进取和放弃间摇摆,在希望和失望间徘徊,在如何选择和要不要选择间纠结……于是有了罗振宇贩卖焦虑的成功……在这件事情上,我彻头彻尾是个有重度需求的买家。
至于我的焦虑的原因,或多或少有上述因素的存在,然而,据分析和统计,真正得了焦虑病症的人群中,很大部分是因为身体受过实质性的物理伤害、或患过病,因而,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对自己的担心日益加剧,并形成恶性循环,致使神经形成个人无法主观调节的定式回路,这就是焦虑症、焦虑病症。我之前的确是身体上受过伤害,一次性失血过多,并且未采取输血措施,导致身体血亏,当然这是中医上的说法,意思是总血量不足。而西医的化验只能检测血红蛋白含量比例,这个相当于是成分,查不出异常。在这个过程里,也让我学习认识到,人的性格、精神状态,的确是和身体相关的。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蔫巴巴没有精神头,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声音有气无力的,等等,其实都和身体状态有关联。
外在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的反应,内在的身体因素以及由此带来个人的反应,加起来,就促成了焦虑在部分人那里演化成为病症——焦虑症。
阶段三:
焦虑是不能战胜的,只能和平相处。
方法对了就能好!
当焦虑已经到了病症的状态,是否能够治好?我想,是治不好的。因为前面说过焦虑的本质是担心,人怎么可能没有担心呢,担心就是各种烦恼,而人怎么会没有烦恼呢。所以面对担心、面对烦恼,是逃不掉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它。所以,虽然焦虑症在《精神焦虑症的自救》里面被认为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但是,但是当你好到一定程度,比如像我,我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治愈了。因为我已经不再畏惧它,我可以接受它,和这些情绪甚至生理反应,和平相处!这也是治疗焦虑症的核心要点,不要抵抗,越抵抗越焦虑。不要担心你的担心,因为,越担心就越担心,这反而是给担心和焦虑的一种增强回路。
还有一点体会想要分享的是,以前我一直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差别很大甚至相反的,焦虑是担心是怕死,而抑郁是想死,但是,其实他们往往是相伴生的。我只想告诉你,没关系,都可以治!当这些已经达到病理状态时,得去治,不能自己扛着。在此,我强烈推荐《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两本书,它里面全面地介绍了焦虑症到底是怎么回事,焦虑症的神经病理,并且,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它里面有如何治疗的方法。如果没有了解到这本书,或许我现在可能还在治疗“心脏病”。这书会告诉你如何面对压力、面对恐惧,如何自己给自己放松(从极度的脑力疲劳和紧张状态里得到舒缓),还有,告诉你如何接受焦虑,接受生活,接受自己,爱自己!
内在的价值感、无惧的生活。
去做一个心中有光、勇敢的人!
面对各种焦虑,如果是身体有病,就去治,西医的中医的,各种疗法和方子,能治的就要去治,实在治不了的就接受,如果到了这种程度,既然没有解决办法也只能接受,就调整心态做的心甘情愿一些。如果是外在的压力,那也要分类分析,解决不了的,也没必要纠结,就选择去心甘情愿好了。活在焦虑成风的环境里,我们需要拿出一个“爱咋咋地”的态度和气势出来!
有时候,为所谓的各种担心,其实就是面对未知、面对不确定性、面对对比和来自外在的看法,心里面的担心和恐惧,心里没底的那种感觉,以及对这种担心和恐惧,这种不想要的次方形式的增强反应。所以,只要我们对自己加强认同感,塑造自己的内心价值感,就会很大程度改善这一问题。所以,说到底,是要对自己的价值体系进行自我重塑。这个过程是个心理过程(非病理治愈过程),与其寻求外部来助己走出困境,是不是也可以尝试自我coach呢?我觉得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尝试。
有了自我认同自我接受,再去发掘内在的价值感,才是最终过上无惧的生活的真正道路,才是走出焦虑、自我救赎的根本之道。
给自我一点激励,让自己去选择、去做一个心中有光、勇敢的人!
这些,是我给自己的激励!